膏药的起源和发展

2019-11-01 16:38:05 567
             膏,顾名思义,就是粘稠之物。膏剂是常温下为固体、半固体、半流体的一类剂型。由药物和基质两个部分组成(也有不用基质的)。

膏,顾名思义,就是粘稠之物。膏剂是常温下为固体、半固体、半流体的一类剂型。由药物和基质两个部分组成(也有不用基质的)。缪希雍《炮炙大法》说:“膏者,熬成稠膏也”;龚云林《寿世保元》:“膏者胶也”;都反映了膏剂的形态。

膏剂是祖国医学的一类古老剂型,其渊源久远。早在《山海经》中就记载了羯羊脂,用于涂搽皮肤以防皲裂,可以说是最原始的膏药;《黄帝内经》中记述了“豕膏”,“痈发于嗌中……合豕膏,冷食,三日而已。……涂以豕膏,六日已。”《内经?至真要大论》:“摩之、浴之、薄之、劫之、开之、发之,适事为度。”其中所指的“摩之、薄之都是后代膏药的滥觞”。南北朝时称膏剂为“膏方”或“薄”。唐代也有“摩膏”的称谓。明清时代将唐代的“煎”改称为“膏滋”或“膏”,并纳入了膏剂的范畴。这样,膏剂的品种更加丰富了。随着历史的发展,膏剂的用途逐渐扩大,不但治外病用膏,治内病也用膏。清吴师机《理淪骈文》,对膏剂的方药、应用和制备工艺均进行了专门的论述,并创造出了白膏药、松香膏药等膏剂类型。近年来,随着透皮给药系统(TDDS)的研究迅速发展,外用膏剂的应用范围也更为广阔。

膏剂作用比较广泛,无论是内服还是外用,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稠度,故而具有:有效成分含量高、析出速度缓慢、作用长期持久、局部疗效切实等优点。徐灵胎说:“今所用之膏药,古人谓之薄贴,其用大端有二:一以治表,一以治里。治表者,如呼脓祛腐,止痛生肌并遮风护肉之类,其膏宜轻薄日换。治里者,或驱风寒,或和气血,或消痰痞,或壮筋骨,其方甚灵,药亦随病加减,其膏宜重厚久贴。”

外用膏药古称薄贴。唐·李绰《尚书故实》载述:“虞元公镇南海,疽发于鬓,相国姬遂取膏药贴于疮上,数日平复。”具体制法:根据不同病情,选用相应药物,浸于植物油内,浸泡一定时间,入锅煎熬,等药物枯黑后去渣,再熬,至滴水成珠时再按油之比例(视当时不同季节)加入适量的铅丹,拌匀,将锅离火(或先离火后放丹)。候药凝厚如膏,切成大块,投放于冷水中去火毒。待用时加热熔化,摊于布片或厚纸或薄油纸片上,贴于患处体表皮肤即可。临证有用以治里者,如关节疼痛,僵直,深部肌肉酸困,肌肤麻木,深部脓肿,骨折,伤筋等症。取其祛风化湿,行气活血,续筋接骨之作用,如万应膏、接骨膏等。有用以治疗表者,如体表痈、疖、疽、疔等疮疡诸疾,具有消肿定痛,去腐生肌,收口,保护疮口等作用,如太乙膏、独角莲膏、阳和解凝膏、冲和膏等。

萧氏祖传秘方膏药(松香膏)

         虽然没有华丽的包装,但疗效才是硬道理,特别欢迎久治不愈者,重症患者,经多方治疗无效前来验证治疗。

 用药是根据中药归经原理,运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交融,组成多味药物的复方,以发挥药物良好效果。萧氏祖传秘方膏药用药广而多,形成大复方,以适用复杂的病理变化。由于膏药多用于肌表薄贴,都取气味据有厚的药物,并加以引领群药,开结行滞直达病灶。可透入皮肤产生消炎、止痛、活血化淤、益气养血、通经走络、强筋健骨,舒筋活络、开窍透骨、祛风散寒等软化颈椎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作用。

  萧氏祖传秘方膏药,贴3天,视病情贴多少张膏药,一个疗程(15天),1-6个疗程治愈(膏药是中药打粉熬制)中药治疗,效果好,治标治本。

图片关键词

图片关键词

萧氏祖传秘方膏药(松香膏)

百年传承  专治骨病

主治范围:

腰椎间盘突出、颈椎病、骨质增生(骨刺)、

肩周炎、坐骨神经痛、风湿、类风湿、跌打损伤、

腰肌劳损、颈肩腰腿痛、关节炎、腱鞘炎、扭伤、

膝关节积液、滑膜炎、足跟痛、软肋痛、痛风等。

送长辈父母最好的健康礼物,为使亲人减少苦痛
萧氏祖传秘方膏药 药性十足,直达病灶,治标治本,不复发

淘宝店铺萧氏祖传秘方膏药

官方网站www.zuchuangaoyao.com

康复热线:13975704138 18975571360(微信同号)

Q Q:1003258868 272978454

诚招全国 精英代理

久治不愈患者可来咨询治疗

关注微信服务号:

图片关键词